Blog

  • 现场实况|buildingSMART2025春季全球技术峰会盛大开幕

    2025年3月18日,buildingSMART2025年春季全球技术峰会(简称“春季峰会)于新加坡开幕!

    本次春季峰会由buildingSMART新加坡分部承办,携手亚洲建筑科技博览会 (BuildTech Asia,BTA)” BuildTech Asia在新加坡博览中心举办,汇聚全球工程建设行业专家,共同探索行业数字化前沿趋势,展示openBIM、智能建造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

    450+ 行业专家齐聚,共话工程建设数字化未来

    本次峰会有来自全球450多位工程建设信息化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会,buildingSMART中国秘书处、buildingSMART中国香港秘书处、铁路BIM联盟、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清华大学等中国有关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与本次会议,共话标准化与数字化进程。

    新加坡高级政务部长代表致辞,分享工程数字化发展经验

    开幕式上,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数字发展与信息部高级政务部长代表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新加坡在工程数字化领域的发展情况。作为全球工程数字化领先地区,新加坡近年来在BIM、智能建造及数字交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值得行业借鉴。

    buildingSMART 全球发展概览 | openBIM 奖项申报通道正式开启!

    buildingSMART市场总监Aidan Mercer 介绍了buildingSMART全球社区的最新发展情况。目前,buildingSMART成立37个国家/地区分部,构建了成熟的会员、专业领域、项目等多维度的标准化协作体系,为全球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令人期待的是,2025年度“buildingSMART openBIM大奖赛”申报通道也于3月18日正式开放!该奖项旨在表彰在openBIM应用中取得卓越成果的项目,推动行业创新和最佳实践的分享。

    IFC、IDS标准正式发布,AI与openBIM成为热门话题

    随着IFC和IDS等核心标准和服务的正式批准与发布,openBIM在工程建设数字化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次峰会将围绕IFC、IFC数据验证、bSDD、openBIM等关键标准、服务和工具展开深入讨论,并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赋能openBIM数字化工作流程,助力工程行业实现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协作。

    峰会议程

    3月18日

    Opening Plenary 开幕式

    3月19日

    (1)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Domain Session技术工作组会议

    (2)研讨会、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人员培训及考试

    3月20日

    (1)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Domain Session技术工作组会议

    (2)研讨会、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人员培训及考试

    (3)国家会议及闭幕式

    小结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关注buildingSMART 2025春季全球技术峰会!

  • 关于举办2025年buildingSMART中国扩大例会的函

    会议通知

    按照工作计划,buildingSMART 中国(bSC) 拟于 2025年3月13日(星期四)上午召开 “buildingSMART 中国2025年第一季度扩大例会”。本次例会将采用线上公开形式,旨在向会员单位及行业各方汇报近期工作动态,促进信息共享,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为进一步扩大行业影响力,本次例会将邀请相关单位、企业及专业人士参与,共同了解 bSC 及 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的最新动态,探索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会议将为新加入的会员单位提供展示机会,以加强与会员单位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服务会员单位。诚挚邀请工程建设领域的各方代表积极参会,共同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开放协同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时间

    2024年3月13日(星期四)

    上午9:30-11:30

    会议日程

    (1)2025年buildingSMART新加坡峰会情况

    (2) bSC 3月CDE会议的筹备情况

    (3) bSDD China进展

    (4) bSC教材编制工作筹备

    (5)bSI柏林会议计划

    (6)bSC新会员单位介绍

    (7)新加坡会议上想要共同推进的工作讨论

    会议注册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会议登记,我们将在后续向您发送会议链接:

  • 工程建设数字化的“数据中心”,你部署了吗?

    了解CDE

    “文件版本混乱、信息流动不畅、团队沟通信息碎片化……”这几乎是每个工程人心照不宣的噩梦,数据孤岛正在不断吞噬工程建设行业的效率与利润。

    在工程项目和资产管理中,高水平的信息管理能够让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更加对称,从而供给和需求向适配,让生产更加高效,决策更加有效。然而,信息管理也存在下列常见问题:

    什么是CDE?

    CDE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概念

    CDE概念较早出自英国标准BS 1192:2007《建筑、工程与施工信息协同编制——实践规范》(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 Code of practice),随后在PAS 1192-2:2013《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设项目资本/交付阶段的信息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capital/delivery phas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us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中被进一步细化。

    2018年ISO 19650系列标准成为国际通用的BIM信息管理标准。ISO 19650-1《建筑和土木工程信息的组织和数字化,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信息管理 第1部分:概念和原则》(Organ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buildings and civil engineering works, includ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s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 Part 1: Concepts and principles)给出了CDE的定义:

    agreed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any given project or asset, for collecting, managing and disseminating each information container through a managed process. 

    Note 1 to entry: A CDE workflow describes the processes to be used and a CDE solution can provide the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ose processes.”

    特定项目或资产中,经各方约定的,旨在通过受控流程对各个信息容器进行收集、管理和分发的信息源。

    注1:CDE工作流程规定了所应使用的过程,而CDE解决方案可提供支持这些过程的技术手段。”

    辨析

    从其定义中不难看出,CDE并非单纯指某一个软件或平台,它包含了针对信息组织和管理的相关流程和解决方案。作为BIM项目必不可少的要素,CDE负责为各相关方存储和提供全面且有效的工程数据,也与GIS,IoT,ERP等其他外部数据源衔接。技术上,CDE须以数据库为核心。

    为了更好地应用CDE,清晰认识CDE至关重要。

    CDE概念辨析

    什么是信息容器?

    提到CDE,就不得不提数据的基础管理单元—信息容(information container)

    信息容器和CDE的关系

    概念

    同样在ISO 19650中给出了信息容器的详细定义:

    “named persistent set of information retrievable from within a file, system or application storage hierarch.

    EXAMPLE Including sub-directory, information file (including model, document, table, schedule), or distinct sub-set of an information file such as a chapter or section, layer or symbol. 

    Note 1 to entry: Structured information containers include geometrical models, schedules and databases. Unstructured information containers include documentation, video clips and sound recordings. 

    Note 2 to entry: Persistent information exists over a timescale long enough for it to have to be managed, i.e. this excludes transient information such as internet search results.

    Note 3 to entry: Naming of an information container should be according to an agreed naming convention. ”

    “可从文件、系统或应用存储 架构中提取的命名持久信息集。

    示例:包括子目录、信息文件(如模型、文档、表格、进度表),或信息文件中的特定子集(如章节、图层、符号等)。 

    注1:结构化信息容器包括几何模型、进度表和数据库;非结构化信息容器包括文档、视频片段和音频记录。

    注2:持久信息需存在足够长时间以被管理,故不包括临时数据(如互联网搜索结果)。

    注3:信息容器的命名应遵循各方商定的命名规则。”

    CDE的核心功能

    作为信息源,CDE承载了项目和资产信息,支撑数据的共享、交换(发布)、管理,是项目或资产信息管理的单一可信数据源。CDE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尤其对于项目规模大、参与方众多、存在大量数据交换需求的建设项目,CDE更能发挥其价值。

    信息容器的状态管理是CDE的核心功能,在ISO 19650中进行了详细阐释,如图所示。

    CDE概念(来源于ISO 19650-1:2018)

    状态

    CDE中每个信息容器的当前版本至少可处于以下三种状态之一:

    工作中(WIP):由创建者或任务团队开发,未对其他团队可见。

    共享(Shared):经批准后与相关任务团队共享,但尚未正式发布。

    已发布(Published):经利益相关方最终批准,作为权威版本用于决策或交付。 

    其中,同一信息容器可跨状态演进,状态变更需经审批与授权。一个典型流程(工作中 → 共享 → 已发布)中伴随了多次迭代与审核记录。

    行业价值

    buildingSMART国际大奖赛获奖项目中使用的CDE

    (来源于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Awards Submission Guide) 

    全球诸多项目和资产信息管理中,部署CDE已经十分常见。基于CDE理念的解决方案研发正如火如荼推进,BIM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的同时,AI技术也开始成为技术集成的热点,CDE正在逐步成为项目不可或缺的“数字底座”!

    诚邀参与 3月23日 深圳CDE大会

    鉴于CDE概念的重要性,buildingSMART中国联合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举办CDE主题会议——“第十四期BIM大讲堂暨通用数据环境(CDE)大会”。本次会议将于2025年3月2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会议将汇聚政府领导、院士、ISO和buildingSMART专家、众多行业和企业代表及技术供应商,围绕CDE的概念、发展趋势和实践案例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欢迎行业同仁线下参会,共同交流CDE基本理念及做法!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议费,线下参会请于2025年3月20日前报名登记。

    会议通知请见:https://mp.weixin.qq.com/s/bhhVByeJYniZV0a6ViT7PA

    第十四期 BIM 大讲堂暨通用数据环境(CDE)大会 – 线下参会登记,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考文献

  • 【会议通知】3月23日深圳.第十四期BIM大讲堂暨 通用数据环境(CDE)大会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工程建设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迈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通用数据环境(Common Data Environment,CDE)作为BIM数据管理与共享的关键基础设施,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CDE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服务于BIM中的数据管理与共享。通过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框架,CDE实现了项目信息的标准化、集中化和可追溯性,显著提升了项目协作效率和数据利用价值。

    会议介绍

    为深入探讨CDE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buildingSMART中国(“bSC”)与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BIM专委会”)将于2025年3月23日广东省深圳市联合举办“第十四期BIM大讲堂暨通用数据环境(CDE)大会”。bSC作为国际权威BIM标准化组织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在中国大陆的官方分部,一直致力于推动openBIM标准体系的本地化研究应用,并与全球BIM领域保持紧密合作。作为行业权威机构,BIM专委会自2018年起组织的BIM大讲堂已成功举办十三期,累计邀请了32位行业专家作特邀报告,线下参会人员近1300人,线上参会人数超过3.2万。本次bSC与BIM专委会的联合,将充分发挥双方在学术研究、标准制定和实践应用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国内外先进经验的交流互鉴,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标准保障。

    诚挚邀请

    本次会议将汇聚政府领导、院士、国内外众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技术供应商,围绕CDE的概念、发展趋势和实践案例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期待通过此次会议,为行业带来全球前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助力企业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把握机遇、抢占先机。

    诚邀政产学研各界同仁齐聚深圳,共同参与这场聚焦CDE发展的专题盛会,分享真知灼见,探讨行业未来。

    报名方式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议费;会议报名登记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会务组联系方式

    黄老师 18701322305(bSC)

    何老师 19926695566(bSC)

    贾老师 18810605580(BIM专委会)

    文件下载

    会议通知 盖章版文件见下文 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 2024年版全球IFC强制推行措施

    在国家层面强制推行工业基础类标准(如IFC),对于提升工程建设行业的标准化、互操作性和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强制措施能够在建设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内释放生产力并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效益。

    目前,许多国家和组织正在采用IFC标准,以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强制应用IFC标准不仅能确保数据的开放性和可用性,还能显著提高跨系统的兼容性,使不同软件和团队之间实现高效协作。具体而言,强制推行IFC标准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升信息的清晰度、一致性和可靠性。此外,作为一项国际化、开源且中立的数据定义标准,IFC不依赖任何特定的软件供应商,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公平、开放的技术环境。

    为推动全球范围内的IFC强制应用,buildingSMART于2024年发布了《全球IFC强制推行措施(2024版)》。该报告汇集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强制应用IFC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方面的政策要求、实践经验以及成效总结。这些内容展现了各地在IFC应用中的探索成果和关键教训。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由buildingSMART各分部提供,是一份动态更新的文件,buildingSMART将定期对其补充和完善,确保读者能够了解全球IFC强制应用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本报告中文版由buildingSMART中国翻译,如有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报告完整版请见下文。

    全球IFC强制采用报告完整内容点击链接

    2024年版全球IFC强制推行措施

  • 第十四期BIM大讲堂暨通用数据环境(CDE)大会

    通用数据环境(CDE, Common Data Environment)包括软件、硬件、数据资源,服务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中的数据管理与数据共享。为进一步推动行业对 CDE 概念、软件产品及最佳实践案例的了解,buildingSMART中国携手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第十四期BIM大讲堂暨通用数据环境(CDE)大会”。本次会议将汇聚国内外众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技术供应商,共同探讨如何通过 CDE 的建设与应用,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更加高效、可持续的数据管理与项目交付。

    一 会议信息

    会议名称:

    第十四期BIM大讲堂暨通用数据环境(CDE)大会

    会议时间:

    2025年3月23日全天

    会议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 河套科创中心

    二 参与单位

    三 主办单位介绍

  • buildingSMART国际市场总监到访铁路BIM联盟

  • buildingSMART国际代表到访河套深圳园区

    河套发展署相关负责人、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buildingSMART中国代表、buildingSMART会士等参加会议。

  • buildingSMART国际市场总监一行到访广东机场